病癥表現(xiàn):成株期染病,輕病株或后期感病的植株一般能結球,但表現(xiàn)出不同程度的皺縮、矮化或半邊皺縮、葉球外葉黃化、內部葉片的葉脈和葉柄上有小褐色斑點。這種病株商品性差,葉質堅硬,不易煮爛,不耐貯藏。誤把病株作留種株,病株發(fā)育遲緩常不能生長到抽崇便死亡,有的即使能抽薹,花梗短小、彎曲琦形,常有縱裂口,結英少,子粒不飽滿,發(fā)芽率低,即使采到種子也無多大種植價值。
發(fā)生原因:一是:氣候因素。氣溫15~20℃,相對濕度75%以下,易發(fā)病。
二是:栽培因素。播種早,毒源或好蟲多,菜地管理粗放,地勢低不通風,土壤干燥,缺水缺肥,發(fā)病重。
三是:越冬與初侵染源。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、甘藍、蘿卜或越冬菠菜上越冬。冬季栽植十字花科蔬菜,病毒則在植株體內越冬。
四是:傳播特點。通過蚜蟲或汁液接觸傳毒,在田間自然條件下主要靠蚜蟲傳毒。

2、選用抗病、耐病品種:病毒病的發(fā)生輕重還與選用品種有很大的關系,同一品種不同植株間也存在抗病性差異。在發(fā)病盛期內通過不斷選擇抗病性強的單株留種,是最經濟有效的防病措施。
3、適時播種:上海近郊以8月中、下旬到9月初為播種適期,一般早秋高溫干旱天氣以適當晚播3~5天為好,播種過遲產量少、上市晚。出苗后要及時加強苗期管理,爭取培育健壯秧苗。
4、注意查蚜、治蚜:幼苗出土后為減少蚜蟲傳播病毒病,勤查蚜蟲發(fā)生動態(tài)。此外,還可用銀灰色遮陽網育苗避好防病。
5、加強肥水栽培管理:秋季遇高溫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增施有機肥作基肥,以促進根系生長和提高抗病力。定植大田時做好帶藥移栽。
6、施用生長促進劑和病毒抑制劑。
如果您對科萊茵水溶肥感興趣,或想了解更多水溶肥知識,您可以點擊在線留言給我們留言,或撥打 400-699-2268 向我們咨詢,我們誠摯歡迎您的來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