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名:番茄半邊枯、番茄萎蔫病
分布為害: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種土傳病害。各地均有分布。對產量造成很大的損失。
癥狀:該病一般在開花結果期開始發(fā)病,病初僅莖一側自下而上出現凹陷區(qū),使一側葉片發(fā)黃,變褐后枯死;有的半個葉序或半邊葉變黃;也有的從植株距地面近的葉序始發(fā),逐漸向上蔓延,除頂端數片完好外。其余均枯死。剖開病莖,維管束變褐。濕度大時,病部產生粉紅色霉層,即病霉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本病的病程進展較慢,一般15-30天才枯死,有乳白色黏液流出,有別于青枯病。
病原:病原為尖鐮孢菌番茄?;?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
發(fā)病規(guī)律:病菌以菌絲體成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。一般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主,進入維管束,堵塞導管,致使病株葉片黃枯而死。病菌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蔓延,土溫28°C、土壤潮濕、連作地、移栽或中耕時傷口很多、植株生長勢弱的田塊發(fā)病重。此外,酸性土壤及線蟲取食造成的傷口有利于本病發(fā)生。
防治措施:
(1)選用耐病品種;輪作倒茬,一般應輪作3年以上。
(2)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,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適當增施鉀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(3)采用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。床土清毒時,每平方米床面用8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-10g,加潔凈細土4-5kg拌勻。施用時先將1/3藥土撒在畦面上,播種后,再把其余藥土覆在種子上。
(4)種子消毒,用0.1%硫酸銅浸種5分鐘,或37%多菌靈草酸鹽可溶性粉劑500倍液、洗凈后催芽、播種。
